哈尔滨工程大学论坛

标题: 校友叶聪“驾龙”探秘 中国科学家“乘龙”首潜 [打印本页]

作者: 工程小编    时间: 2013-8-12 08:54
标题: 校友叶聪“驾龙”探秘 中国科学家“乘龙”首潜

89蛟龙号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潜。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乘蛟龙号下潜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为我国在大洋科考中第一位下潜、也是迄今为止下潜深度最大的科学家。校友叶聪作为此次深潜的潜航员之一,完成“蛟龙”号第64次下潜。

5000米级深海,全世界只有几个国家的载人潜水器到达,其中有中国“蛟龙”号、俄罗斯“和平”号等、日本“深海6500”号和法国“鹦鹉螺”号。

此次下潜的位置,是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勘区。725分,“蛟龙”号顺利入水。1030分许,“蛟龙”号已下潜至5267米一座100米高的小海丘底部,利用携带的沉积物插管、取多金属结核的小铲子和三个特制的生物诱捕笼进行取样作业。

“蛟龙”号目前执行的是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二航段作业。此前,在中国南海执行第一航段作业时,“蛟龙”号也曾搭载几位科学家“乘客”下海,但下潜深度只有1000多米。此次下潜,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真正乘“龙”下大洋,进行5000米级深潜。

“蛟龙号”是中国首个载人潜水器,经过10年研制和试验。几年来,“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相继完成了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海试。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实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实现了中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

本次实验性应用航次共分3个航段。第一航段从青岛起航,在江阴搭载“蛟龙号”后开赴南海,在特定海域开展定位系统的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完成后返航厦门。第二航段主要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进行海底视像剖面调查和取样。第三航段计划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区开展近底测量和取样,结束后返航,历时约110天。

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以前的航次研究重心是最大限度地检测“蛟龙号”的性能,而此次将相对更注重对科技的实际应用和转化,“蛟龙号”将从今年起开始执行为期3年至4年的试验性应用阶段,该航次也可以视为中国载人深潜由试验阶段转入应用阶段的转型之旅。






欢迎光临 哈尔滨工程大学论坛 (http://hrbeu.my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