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30秒完成]
搜索
查看: 1547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咨询] 北京交通大学夏令营招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3 17:4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部 分 研 究 生 导 师 介 绍

宋守信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学校副校长。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项目管理专家;北京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安全委员会委员;北京自动化协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电力安全技术与管理;电力安全行为心理学.
联系电话:51688021
Email: songsx@yeah.net
姜久春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委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电动汽车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电动汽车电池管理及充放电基础设施方面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奖励2 项。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 研制了电池管理系统,在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设计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以及亚运充电站等国内的大型充电站。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池管理系统和含有充电站及可再生能源的智能配电网研究。
联系电话:51684056
Email: jcjiang@bjtu.edu.cn
范  瑜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分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电气信息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特种电机及其控制;磁悬浮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
联系电话:51683721
Email: yfan@bjjtu.edu.cn
郑琼林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电力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科技部“863”磁浮重大专项牵引供电专家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组等。主要研究领域: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软开关变换器技术;磁悬浮牵引供电与传动;牵引供电与交流传动技术;低损耗功率变流系统;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有源滤波与电能质量控制。
联系电话:51688281
Email: qlzheng@bjtu.edu.cn
刘志刚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轨道交通电气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专业委员会理事;科技部863计划评审专家 轨道交通纵横杂志专家委员;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轨道交通牵引传动与控制、轨道交通供电技术、载运工具工程应用、电磁兼容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与系统控制、工业自动化、特种电源技术等。
联系电话:516885579
Email: zhgliu@bjtu.edu.cn
王  毅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市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系统监测、诊断与控制;真空开关理论和应用;高压电器安全技术;气体放电在环保中的应用;智能电器。
联系电话:51687083
Email: ywang5@bjtu.edu.cn
和敬涵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IEEE会员,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理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杂志编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系统监测、继电保护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与微网技术;电力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电能质量;配网自动化。
联系电话:51683691
Email: jhhe@bjtu.edu.cn
金新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电子技术、交流传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微网。
联系电话:51682512
Email: jinxm@bjtu.edu.cn
刘明光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电气工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牵引供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铁道供电网络故障诊断与自动化处理;牵引变电所在线监测与通信;高压测试技术及智能化装备。
联系电话:51684053
Email: mgliu@bjtu.edu.cn
张小青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边缘学会高电压技术专委会委员,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国际计算电磁场学会(ICS)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信息系统强电磁环境防护;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电力系统过电压和防雷技术。
电话:51684853
Email:xqzhang2@bjtu.edu.cn
王立德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电子与传动控制;车载微机与检测技术;工业控制网络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
联系电话:51688316
Email: ldwang@bjtu.edu.cn
张奕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大电机专业委员会 电动机分委会委员;铁道部高等院校电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铁道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领域:铁路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动汽车牵引驱动系统;牵引电机及其控制;电机电器动态分析及电磁场分析;牵引电机轴承与润滑。
联系电话:51687105
Email: yhzhang1@bjtu.edu.cn
张晓冬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主任。北京高教学会电工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磁干扰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铁路特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子教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电子;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电磁兼容技术。
联系电话:51684037
Email: xdzhang@bjtu.edu.cn
王  玮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气工程综合实验中心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系统分析、仿真与控制理论; 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新能源及新型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
联系电话:51684873
Email: wwang2@bjtu.edu.cn
游小杰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力电子(电力牵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有源电力滤波技术;交流调速技术。
联系电话:51684912
Email: xjyou@bjtu.edu.cn
吴俊勇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力工程系主任,IEEE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国际EMTP学会中国分委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大规模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控制;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相关技术;铁道电气化。
联系电话:51687107
Email: wujy@bjtu.edu.cn
吴命利教授,博士生导师
牵引供电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电气化铁道供电;牵引变压器;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系统数字仿真。
联系电话:51687081
Email: mlwu@bjtu.edu.cn
李伟力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机与电器研究所所长。ICS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大型发电设备综合物理场分析与机网协调理论研究;特种电机理论与控制研究;新型清洁能源机电转换装备研究;高速动车组牵引供电系统研究。
联系电话:51684059
Email: wlli@bjtu.edu.cn
葛宝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及其DSP控制系统;先进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联系电话:51687084
Email: bmge@bjtu.edu.cn
杨中平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传动及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高速铁路系统集成技术。
联系电话:51687064
Email: zhpyang@bjtu.edu.cn
张和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系主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领域:电力电子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控制;传感器、传感器网络与数据融合;现场总线与测控网络;嵌入式系统与实时系统。
联系电话:51684053
Email: hszhang@bjtu.edu.cn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8:59:13 | 只看该作者
五、        就业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灵活、面向基层岗位的增多,研究生就业情况一直维持良好态势。
近四年理学院研究生就业情况表: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硕士毕业人数(人)        160        191        143        223
硕士就业率        98%        100%        99.15%        99%
博士毕业人数(人)        27        26        21        12
博士就业率        100%        100%        100%        1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以从事教师、金融管理以及技术研发岗位,突出了基础和应用特色,就业单位有南阳师范学院、长江证券、北汽福田汽车等单位。                 
光学、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等专业,更多毕业生进入科研院所、光电企业、通信行业和事业单位等,特别是光学和光学工程专业,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就业单位有京东方、中芯国际、华为等企业。
化学专业就业范围广,进入能源和化工产业较多,生物专业选择医药单位等。专业硕士找工作还是相对容易,由于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就业中占有很大优势,这也说明专业硕士的培养机制还是比较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理学院经过十几年的成长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理学院的蓝图需要你们去增色,相信理学院是你们梦开始的地方!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理学院研究生!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23:31:48 | 只看该作者
经教育部批准,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于2003年3月正式成立,2006年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作为学校直属的第十个学院和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与办学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学院遵循着“开拓创新、面向产业需求、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和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工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型软件工程师的办学定位,采用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产学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业内突出的成绩和优异的教学效果:学院培养的研究生连续4年实现一次性就业率100%,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强、外语好,在国际国内IT企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毕业生就业质量良好并逐年上升,深受企业欢迎。经过9年多的建设,软件学院已发展成为教育部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精英型软件人才能力培养创新实验区。
学院下设软件工程与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系,共有在校生1130人,其中留学生167人,教师86人,校外实习基地32个,与IBM、SAP、微软、汤森路透等跨国公司建立了基于业务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合作联盟。
二、        培养特色
        国际化环境下学习。(1)学院聘请的客座教授均拥有国外名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和8年以上跨国公司技术管理者背景;(2)通过高端企业工程案例的引入、欧美教学模式的引入、外籍教师聘任(4-5名/年)以及国外著名教授短期讲学等方式,吸纳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与内容;(3)通过大规模招收外国留学生,在学院营造国际化教育氛围与文化;(4)学院已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如日本法政大学(Hosei University)“1+1”双学位项目、法国计算机尖端技术大学(EPITA)交换生项目,瑞典布京理工学院(Blek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交换生项目。
        企业环境中学习。建立校企联合学位指导委员会制,与IBM共建信息管理方向课程体系,与微软(中国)共建移动开发实训课程,与东软共建嵌入式应用开发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程外,所有专业相关课程均由企业教师授课,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学案例,学生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企业实训以体验企业环境,第二年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带薪企业实习以完成适应社会与企业工作的能力训练,通过实习提炼硕士论文题目并赢得工作机会。
        项目环境中学习。提出实训教育模式,通过企业教师的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完成真实项目。通过采用“课程实训→学期实训→企业实训→企业实习”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螺旋式能力培养学程,实现“重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9年的办学实践,我院在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10:16:01 | 只看该作者
电气学院主要学科方向介绍
1、电机与电器
电机与电器学科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一个基础性二级学科,主要研究电磁与机电控制装置的理论、牵引电机轴承、机电能量转换、设计及其运行规律、特种电机与电器、储能装置。主要结构如图2,它应用领域宽广,为能源、交通、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冶金等工程服务,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该学科点完成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攻关项目。该学科的牵引动力实验室,配备了成套的机组设备和测试系统, 可以完成几百瓦到几百千瓦的电机调速研究实验,新的牵引电机轴承与润滑实验平台为高速列车电机轴承与润滑的研究提供支撑。2011-2012年发表SCI论文10篇;2011-2012获得发明专利 5 项;目前承担课题 18 项,科研经费总额1770万,其中纵向课题7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2项,青年基金3项;铁道部重点基金1项;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基金1项;科研经费总额1100万。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牵引电机及其控制
主要研究铁路机车、铁路动车、地铁及轻轨动车、船舶推进、磁悬浮列车、城市电车及电动汽车等驱动牵引系统中,旋转和直线电机设计与制造及其控制的理论与技术。
(2)牵引电机轴承及润滑技术                     
主要研究牵引电机轴承及润滑的运行特性、在线监测、故障分析等相关的研究工作。
(3)智能化电器
主要研究输变电系统中开关电器的在线监测技术,电器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4)电机电器动态分析、热分析及电磁场分析
主要研究电机电器稳态和瞬态参数计算,以及起动、运行、短路状态下的物理场特性、转矩特性、频率特性、热特性、电磁特性及数学模型,根据机电能量转换机理,研究新型电机结构的形式及参数。
(5)电机电器参数测试及识别
主要研究电机电器正弦波形与非正弦波形电量及非电量的参数测试,电机电气参数的在线识别。
(6) 特种电机及其控制
超导直线电机、超导盘式电机、高压永磁自起动电动机、超大容量半速汽轮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新型复合笼条转子感应电动机等新材料电机的设计与制造及其控制的理论与技术。
(7)储能技术的研究
对飞轮储能、线圈储能等储能技术展开研究;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21:18:11 | 只看该作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该学科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历史悠久、研究领域宽广的应用技术学科,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应用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也是新能源及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电能的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及控制,以及相应的监测、保护、调节控制等理论和技术。该学科点拥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智能配用电、牵引供电、能源与电力市场等研究室,可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该学科点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项,铁道部重点项目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主要项目有《电力系统集成保护关键问题研究》、《无涌流自动过分相关键技术的研究》、《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RAMS评估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企业逆境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双模式建筑光伏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及关键设备研制》、《100%低地板轻轨车牵引传动及控制系统研制》、《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及牵引传动系统研制》、《10kV电力线路故障自动处理成套装置》、《牵引变电所在线监测与管理自动化系统》、《铁路变配电所异常过电压综合治理装置》、《电力机车过关节式分相过电压机理与防护措施》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电力系统分析
主要研究电力系统稳态暂态建模理论与方法、数字仿真、电力系统静态暂态稳定及最优控制、可靠性分析等。
(2)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主要研究电力系统(包括牵引供电系统)运行分析控制、能量管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稳定控制、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等。
(3)智能配用电
主要研究智能配电网的控制和保护以及配电自动化、柔性配电设备(FACDS)、新能源及分布式电源(DG)接入、V2G、微网系统等。
(4) 牵引供电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牵引供电系统的负序、无功、谐波与电磁兼容理论、监测评估及对策,电压补偿理论与技术,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绝缘与绝缘配合的理论与技术。
(5)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营
主要研究电网跨区域经营供应链的规划与设计、电力公司效益与成本、电价的形成机制、竞价上网以及电力托送经营模式、发电市场、输配电市场的竞争与垄断分析,以及电力市场监管等。
(6)电力安全技术与工程
主要研究电力在生产、输变和供用等各个环节实时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的安全监视、安全分析、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行,以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经济和安全心理等问题。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尔滨工程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5-4 02:19 , Processed in 0.4119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